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技术规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以下简称云母带)材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2 采用标准
参照GB/T 19666—2005附录C(资料性附录)。
表1 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技术性能
项目
|
白云母
|
金云母
|
合成云母
|
试验方法
|
||
1代号1)
|
单面补强
|
GM,FM
|
GP,FP
|
GS,FS
|
—
|
|
双面补强
|
GMG,FMG
|
GPG,FPG
|
GSG,FSG
|
|||
2组成2)
|
玻璃布定量,g/m
|
20±2(单面)
|
GB/T50193)第3章
|
|||
薄膜厚度,mm
|
0.023±0.003(单面)
|
|||||
云母含量,%
|
单面补强≥60;双面补强≥55
|
|||||
胶粘剂含量,%
|
≤25
|
≤17
|
≤12
|
|||
挥发物含量,%
|
≤1.0
|
≤1.0
|
≤1.0
|
|||
3外观
|
材质间粘合均匀,无气泡、针孔、皱折、分层、云母纸断裂等缺陷,成盘开卷无粘连、抽丝、断裂或松散等现象。
|
目测
|
||||
4厚度
|
标称值,mm
|
0.06,0.08,0.11,0.14,0.18
|
GB/T5019第1章
|
|||
中间偏差,mm
|
±0.02,±0.02,±0.02,±0.02,±0.03
|
|||||
个别值偏差,mm
|
±0.03,±0.03,±0.03,±0.03,±0.04
|
|||||
5宽度
|
优先宽度,mm
|
6,8,10,12,15,20,25,30,40,50
|
用0.5mm精度直尺测
|
|||
允许偏差,mm
|
±1.0
|
量至少3点求平均值
|
||||
6拉伸强度,N/10mm
|
GM,GP,GS,FMG,FPG,FSG:≥6
|
GB/T5019第5章
|
||||
FM,FP,FS:≥20
|
||||||
GMG,GPG,GSG:≥100
|
||||||
7工频介电强度,Mv/m
|
≥10(常温)
|
GB/T5019第61章
|
||||
8体积电阻率,Ω.m
|
≥1.0×1010(常温)
|
GB/T5019第18章
|
||||
9高温下
电性能
|
试验温度×时间
|
--
|
800℃×90min
|
1000℃×90min
|
见注4)
|
|
耐电压,1kV,1min
|
--
|
不击穿
|
不击穿
|
|||
绝缘电阻,MΩ
|
--
|
≥1.0
|
≥0.4
|
|||
10盘卷
|
管芯直径,mm
|
50±2或76±2
|
用0.5mm精度
直尺测量
|
|||
管壁厚度,mm
|
≤5
|
|||||
卷盘直径,mm
|
200±5,250±5,300±5
|
|||||
接头数
|
每卷接头不多于2个
|
—
|
注:1)代号意义:M(Muskovit)-白云母;P(Phlogopit)-金云母;S(Synthetic mica)-合成云母(如氟金云母);G(Glass cloth)-玻璃布;F(Film)-薄膜(如聚酯薄膜)。
2)允许用其他定量的玻璃布或其他厚度的薄膜作为补强层。
3)GB/T5019-1985电气绝缘云母制品试验方法(neq IEC 60317-2:1973)。
4)高温下电性能按如下试验方法进行:
在直径φ1.6mm的铜线上,用0.11mm厚10mm宽(或供试厚度、宽度)耐火云母带以50%重迭绕包两层,然后把2根以不大于100mm的节距扭绞在一起为试样,插入长度不小于300mm的管形电炉中,并悬空不与管壁相接触。管形电炉中部的温度应为规定温度±10℃,至90min时,在该温度下用(500~1000)V兆欧表测量两线芯间的绝缘电阻,然后施加工频电压1kV,1min。
2)允许用其他定量的玻璃布或其他厚度的薄膜作为补强层。
3)GB/T5019-1985电气绝缘云母制品试验方法(neq IEC 60317-2:1973)。
4)高温下电性能按如下试验方法进行:
在直径φ1.6mm的铜线上,用0.11mm厚10mm宽(或供试厚度、宽度)耐火云母带以50%重迭绕包两层,然后把2根以不大于100mm的节距扭绞在一起为试样,插入长度不小于300mm的管形电炉中,并悬空不与管壁相接触。管形电炉中部的温度应为规定温度±10℃,至90min时,在该温度下用(500~1000)V兆欧表测量两线芯间的绝缘电阻,然后施加工频电压1kV,1min。
3 要求
3.1厚度
云母带的厚度符合表1规定。
3.2宽度
宽度和成盘直径符合表1规定。
3.3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云母带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符合表1规定。
4 试验方法
试验项目及方法符合表1规定。
5 检验规则
5.1检验方法及要求
5.1.1合格供方生产的云母带(在一年内未发生质量问题而退货),应隔批检验。
5.1.2新厂家供应的云母带应每批抽检,连续三次抽样均合格后,可转为隔批抽检。
5.1.3云母带若抽样发现一次不合格,按首批供货规定抽样。
5.1.4对每批云母带必须附有供方材料的质保书或检测报告。
5.1.5抽样方法:每批取1盘及以上。
5.2检测项目
5.2.1可检项目为尺寸和定量。
5.2.2对于无法检测的性能依据生产厂商的检测报告或质保书验收。
6 包装
盘卷的内径符合表1要求,同一型号规格、批号的云母带,每卷单独包装在严密的塑料袋或筒内,密封后用包装箱包装,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损伤。
7 标志
7.1包装箱上应以色漆注明: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型号、名称、规格; c)毛重;
d)每一包装件中和每叠或每卷的重量; e)“防潮”等字样。
7.2每箱均应附有产品检查合格证并标明: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标准号; c)产品型号、名称、规格及批号;
d)制造日期; e)补强材料名称、定量。
8 附件
云母带交货时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9 贮存
云母带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为6个月。
10 运输
在运输中,应防止机械损伤、受潮和日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