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碳钢无缝冲压弯头180度钢制焊接弯头长半径半圆弯头180E(L)
不锈钢弯头
1、焊条使用时应保持干燥,钛钙型应经150℃干燥1小时,低氢型应经200-250℃干燥1小时(不能多次重复烘干,否则药皮容易开裂剥落),防止焊条药皮粘油及其它脏物,以免致使焊缝增加含碳量和影响焊件质量。弯头焊接时,受到重复加热析出碳化物,降低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焊后硬化性较大,容易产生裂纹。若采用同类型的焊条焊接,必须进行3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700℃左右的缓冷处理。若焊件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则应选用铬镍不锈钢焊条。
2、为改善不锈钢弯头耐蚀性能及焊接性而适当增加适量稳定性元素Ti、Nb、Mo等,焊接性较好一些,采用同类型的铬不锈钢焊条时,应进行2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800℃左右的回火处理。若焊件不能进行热处理,则应选用铬镍不锈钢焊条。
折叠编辑本段不锈钢弯头材质分类
- 奥氏体不锈钢基体以面心立方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γ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磁性)的不锈钢。奥
- 氏体-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其中较少相的含量一般大于15%),有磁性,可以通过冷加工达到强化效果的不锈钢。铁
- 素体型不锈钢基体以体心立方体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α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
- 马氏体型不锈钢基体为马氏体组织,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沉
- 淀硬化型不锈钢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并能通过沉淀硬化(又称时效硬化)处理使其硬(强)化的不锈钢。
- 不锈钢1Cr18Ni9Ti 0Cr18Ni9 00Cr19Ni10 0Cr17Ni12Mo2Ti 00Cr17Ni14Mo2 304 304L 316 316L等 3、不锈钢弯头具有一定的耐蚀(氧化性酸、有机酸、气蚀)、耐热和耐磨性能。通常用于电站、化工、石油等设备材料。不锈钢弯头焊接性较差,应注意焊接工艺、热处理条件及选用合适电焊条。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现有生产企业3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222家,从业人员12.4万人。主要产品有各种特钢、不锈钢、碳钢等多种口径的无缝钢管、低中高压锅炉管、石油钻探管等钢管;各种三通、四通、阀门、异径管等弯头管件;各种不锈钢法兰、锻造法兰;各种管架、仪表、石油防井喷器等管道配件;各种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等塑料管道,共16大类370多个品种3500多种规格。制造工艺主要采用热轧直缝焊、螺旋双面埋弧焊、锻打、锻压、中频推制、冷成型、热挤压等,管道最大加工直径2020毫米。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石油化工、西气东输、船舶及核电等工程领域,年设计加工能力2500万吨。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6.1%。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业正向"三上"(上规模、上水平、上装备)和"三高"(高端、高压、高附加值)的目标迈进,力促管道装备制造业能力达到3000万吨。沧州将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管道装备制造与研发基地"和"管道装备之都"。"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同时,在建设节能社会和国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节能和技术创新主题将是行业的发展热点。塑料管件及管道再一次掀起管件热潮。
折叠编辑本段局部减薄弯头的极限载荷研究
局部减薄是弯头常见的缺陷,但国内外对此类缺陷的研究主要针对直管,对弯头局部减薄的研究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详细的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在内压和弯矩作用下局部减薄对弯头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内压作用下多局部减薄的相互干涉效应和弯矩作用下直管对弯头极限载荷的加强作用,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1.用有限元方法对内压作用下局部减薄弯头的极限载荷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计算,得出局部减薄弯头的极限压力与局部减薄的直管不同,弯头的极限压力不仅取决于局部减薄大小,还与局部减薄位置和弯曲半径有关,如采用局部减薄直管的计算方法评定弯头,则会得出不安全或过于保守的结果;同时减薄宽度对极限载荷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局部减薄弯头极限压力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结果都相当吻合并偏安全,计算公式可以实际应用于局部减薄弯头的安全评定,补充了该项研究的空白。
2.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在内压下多局部减薄之间的相互干涉效应,研究表明多局部减薄的相互影响不仅与间距有关,还与减薄深度有关。指出减薄深度较浅时,轴向局部减薄间距大于2倍壁厚,双局部减薄的极限载荷与单个局部减薄的极限载荷基本相同;当减薄深度较深,轴向局部减薄间距大于4倍壁厚时,双局部减薄的极限载荷与单个局部减薄的极限载荷基本相同,补充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3.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了相连直管对弯头极限弯矩的加强作用,指出与弯头相连的直管会使弯头的极限弯矩增大,弯曲半径不同时,弯头极限载荷增加量不同。当相连直管长度大于3倍管径时,直管对弯头的强化作用不再增加。该项研究补充了直管对弯头加强作用研究的不足。
4.通过有限元分析详细研究了局部减薄对弯头极限弯矩的影响,得出面内弯矩作用下局部减薄弯头极限弯矩的大小与减薄位置、减薄尺寸及弯曲半径有关。研究表明在弯矩作用下,几何非线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内壁局部减薄和大变形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面内弯矩作用下局部减薄弯头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可以较准确并偏保守地反映出有限元计算结果,并与实验结果相符。该项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