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 [1] ,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斗拱的实例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中国古建筑斗拱】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是汉族建筑特有的结构,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斗拱的雏形。藏匿于华丽屋檐下的斗拱,默默无语,斗转星移间支撑中国古典建筑历尽风雨沧桑。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
从唐代到元代,为斗拱开展的老练期间。这一期间,斗拱的主要特点是柱头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构造中,斗拱和梁架融为一体,斗拱成为各交叉点处的 加强节点。这时的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构件,而是水平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宋期间(618―1279)殿堂式修建梁柱间遍及运用斗拱,现 存唐代佛光寺大殿即是这种做法的典型代表。明清期间(1368―1911),斗拱规格,因为木材逐步缺少,
很多修建都以各种额枋作为承重衔接构件,斗拱的效果逐步下 降,形制也逐步削减,在某些修建上,已沦为朴实的装饰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