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系统的经济学决定于以下因素:设备造价和寿命;电效率;运行中杀菌效果的降低程度;电费等。对于紫外线消毒系统的经济分析尚未做出定论,有很多结论不同的分析报道,有观点认为紫外线杀菌装置电耗大,设备维护费和造价较高。对于大系统,设备投资比臭氧系统高,运行费用与臭氧相仿;但对于纯净水制造的小型系统投资较臭氧装置为低。也有观点认为对于数千吨/日以上的处理规模,紫外线消毒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很具优势,要比加氯和臭氧消毒的花费都低得多。例如有分析资料报道,在建造人口数为10~25000范围的小型饮用水处理厂时,紫外线、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费用的近似比例为1:4:(8~9),对于人口数大于500000的社会团体,费用比约为1:2.5:2.5。
大多数紫外线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0%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使紫外线消毒法对水质较差的出水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