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蓄电池6-MH-120 12V120AH规格及参数说明
美华蓄电池6-MH-120 12V120AH规格及参数说明
一、产品特性
● 板栅采用低钙高锡多元合金,板栅腐蚀速率极低;
● 板栅采用曲面发散设计结构,有效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并提升极板过流能力;
● 正极活性物质采用含有长寿命因子的高密度配方;
● 负极活性物质采用含锡的特殊含炭电极,有效地防止负极硫酸盐化;
● 电解质采用含有Sn2+等添加剂的特殊配方;
● 采用含酸后高弹性电池隔板,提供长期稳定的极群紧压力,延长电池寿命;
● 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提升电池运输储存后使用的可靠性;
● 在25℃环境下,电池自放电<3%/月;
● 电池循环寿命较普通电池提升15%以上,25%DOD循环1200次以上;
● 电池设计浮充寿命为12年(在25℃环境下);
1、需将电池组脱离系统,增大系统死机风险;
2、放电时间长,且需人工测试记录,工作量大,此外UPS电池一般装于箱式柜子里,测试工作也不是很容易;
3、电阻丝笨重且有红热现象,不安全且工作强度大。
国内UPS蓄电池维护现状
UPS蓄电池的维护与一般低压系统蓄电池的维护类似,当引进新电池时,要求工程验收,对电池的内阻、电压进行同时测试,保证其内阻一致性;当新电池投入使用后,要求保持适宜的电池工作环境温度,要求定期测量各电池端电压及内阻,当各电池内阻或压差过大时,要进行均充,并定期对电池进行深度放电,以便检查电池组的性能优劣以及保持电池的活性。
但是实际运用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UPS蓄电池的维护很少有人完全按照上面所述进行,首先新电池验收,由于时间长,又无方便工具可供利用,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做这一工作即将电池投入使用,据统计,在中国大陆约有95%以上的UPS电池缺乏必要的维护,这为日后UPS供电故障埋下隐患;其次,新电池投入使用后,由于一般UPS电池是装在柜子里,测量、脱离都不方便,很少测量内阻及端电压;依现有条件(98%以上的UPS电池没有安装监控设备),广大维护人员所能进行的只有每隔一段时间,关闭市电让UPS电池对实际系统放电一段时间,充其量只是让电池组活化一下,以保持电池的活性,而对于电池的性能优劣及各节电池的剩余容量等重要数据还是无从知晓。

美华MEIHUA蓄电池性能优点
一、完全密封,不需维护,不需定期测比重,不需加酸加水,因而无酸和人工的花费。
二、由于不需要维护通道,因而占地少(与传统电池比可少67%)。
三、由于无酸溢出,不需要特殊通风设备(与传统电池房间相比,通风设备少75%)。
四、电池出厂时以充足电,因而不需要初装工作。
五、电池不属于危险货物,可进行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
1. 使用寿命长高强度紧装配工艺,提高电池装配紧度,防止活物质脱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增多酸量设计,确保电池不会因电 解液枯竭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设计寿命为10年!(25℃)的长寿命电池,蓄电池可达到6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美华MEIHUA蓄电池主要应用
-UPS应用-应急照明-信号-安全及报系统-轻型牵引应用-野营和帆船
☆12V整体式电池☆为15分钟到20小时放电而进行的优化设计☆10年的设计寿命☆便于安装在电池柜或电池架上
☆无溢出☆FOV级阻燃塑料外壳☆VRLA AGM电池技术和内部气体在复合效率达99%☆免维护无需加水
美华MEIHUA蓄电池应用范围
⑴ 交换机;办公自动化系统⑵ 电器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无线电通讯系统
⑶ 计算机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照明EPS⑷ 输变电站、开关控制和事故照明; 便携式电器及采矿系统
⑸ 消防、安全及报监测;交通及航标信号灯⑹ 通信用备用电源;发电厂、水电站直流电源
⑺ 变电站开关控制系统;铁路用直流电源 ⑻ 太阳能、风能系统;移动机站
美华MEIHUA蓄电池应用领域与分类:

新闻日前,发布了由电动车辆分标委组织修订的汽车推荐性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和《汽车用动力电池编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将车用动力蓄电池分圆柱、方形、软包三大类,对其单体、模块以及系统(电池箱)的尺寸规格和尺寸系列进行了推荐性规定。
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产品规格尺寸统一和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降低动力电池制造成本和整车企业的压力。目前包括电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整车企业以及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都在积极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统一。
然而,调查了解到,在推进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统一的过程中,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的步调却无法做到完全统一,甚至还存在某些利益冲突。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统一依然任重道远。
车企规范电池规格尺寸意识增强
动力电池型号繁多、规格尺寸不一明显制约着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加速启动,无论是车企还是动力电池企业,对于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
汽车标准化技术负责人指出,目前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电化学体系只有少数几种,但在具体产品方面,尚没有统一的规格尺寸,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方面,增加了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研发成本,不利于电池生产企业的大规模制造、市场投入及材料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集成企业和整车企业的研发成本,无法实现电池单体快速选型,技术积累难度大,削弱了整车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电池规格尺寸不统一,也增加了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客观来看,国内动力电池型号混乱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整车厂诸多要求造成的。正是意识到了这种问题所在,目前已有部分整车企业开始在内部规范电池规格尺寸,联合电池企业积极探索电池尺寸标准。
“我们在内部规范了一下电池尺寸,给电池供应商规定了几种型号的电芯,通过筛选获得更适合自己的电池。”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倪绍勇指出,可以由整车厂牵头,然后电芯厂、PACK厂能够把整个架构技术方案及标准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动力电池多型号小批量生产模式向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转变,降低采购成本。
除了奇瑞之外,国内外还有多家整车企业开始重视动力电池的规格问题,开始严格规定电池尺寸,或者逐渐减少装配车型的电池规模。
例如,大众集团未来所有的电气化车辆可能转向单一的锂离子电池单元设计,通过简化电池单元设计降低电池成本66%;比亚迪商用车电池模组已经基本标准化,能够实现通过不同的拼装结构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南京金龙对电池供应商提出相同的电池规格尺寸要求,做到可内部互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