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料类型 | 火山石 | 适用对象 | 水 |
用途 | 水过滤 | 性能 | 耐酸、耐碱、耐高温、耐低温、防火、防水、防静电 |
类型 | 高效 | 品牌 | 滤源 |
吸附率 | 98(%) | 抗压力 | 5.78(kgf) |
密度 | 7.4(g/cm3) | 孔隙率 | 73-82(%) |
磨损率 | 《1% | 硬度 | 7 |
盐酸可溶率 | 《1%(%) |
火山石 | 适用对象水 |
水过滤 | 性能耐酸、耐碱、耐高温、耐低温、防火、防静电 |
高效 | 品牌滤源 |
98(%) | 抗压力5.78(kgf) |
740(g/cm3) | 孔隙率73-82(%) |
《1% | 硬度7 |
SiO2,Fe2O3,AI2O3 | 盐酸可溶率1(%) |
本公司经营火山岩,质量保证,欢迎咨询洽谈。
火山岩滤料产品简介: 火山岩滤料最早诞生在美国,中国曾一度靠进口来实现生物挂膜技术,由于其成本高,科研人员开发了生物陶粒来取代。如今,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考察研究在国内找到了适合加工火山岩生物滤料的矿藏,经过选矿、破碎、筛分、研磨等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粒状滤料,其主要成份为硅、铝、钙、钠、镁、钛、锰、铁、镍、钴和钼等几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表观为不规则颗粒,颜色为红黑褐色,多孔质轻,颗粒粒径可根据不同要求生产。
火山岩滤料的物理特性: 1、外观形状:无尖粒状,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2、多孔性:火山岩是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是佳的生长环境。 3、机械强度:经国家质检部门为5.08Mpa,实践证明可以耐得住不同强度的水力剪切作用,使用寿命远远长了其它滤料。 4、密度: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技术参数:
性能指标 单位 检测结果 性能指标 单位 检测结果
容重 Kg/m3 740 比表面积 m2/g 13.6-25.5
比重 1:1.29 抗压强度 Mpa 5.78
含水率 % 0.9-1.0 抗剪切强度 Mpa 3.98
孔隙率 % 73-82 磨擦损耗率 % <1
去除有机物 % 80以上 开始挂膜时间 小时 27
COD去除率 % 85以上 盐酸可溶率 % <1.0
BOD去除率 % 75-93 溶出物 微含有益的矿物与微量成份
除氨、氮 % 85以上 外观 饱满颗粒,类似球状
火山岩填料主要化学成分
顺序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含量(%)
1 SiO2 48.74
2 Fe2O3 8.39
3 FeO 3.96
4 Al2O3 14.36
5 CaO 7.25
6 MgO 6.06
7 K2O 1.87
8 Na2O 3.84
9 TiO2 2.32
10 P2O5 1.25
11 MnO 0.17
12 H2O 0.18
13 烧失量 0.42
火山岩滤料最早应用于国外,我国曾进口火山岩滤料作为水处理生物载体。在国内寻找到适合加工火山岩滤料的原料。经精选处理,生物活化等工序加工而成,表观为不规则颗粒,颜色为黑褐色。 多孔质轻颗粒的粒径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产。使用该生物滤料,处理可生化的有机工业废水、市政污水,生活杂排水、微污染水 源水等。 质量保证与其经济性 产品质量方面,目前,我公司得到政府大力的支持与协助,上了全新的现代化生产线,年生产量十万吨,从生产工艺上讲比陶粒要程序简单,在滤料粒径上比陶粒要容易控制,这样方便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且生产成本低,比其他滤料更经济,而质量性能却更优越;我们力争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节约成本。让火山岩滤料在环保事业上发挥作用。 注:”马栏河污水处理厂“国内最早使用规模最大的曝气生物滤池与火山岩生物滤料、填料的企业
火山岩
火山岩(玄武岩) 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环保材料,是火山爆发后由形成的非常珍贵的多孔形石材,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钠、镁、铝、硅、钙、锰、铁、磷、镍、钴等几十种矿物质。火山岩因其在表面均匀布满气孔,色泽古色古香,同时具有抗风化、耐高温、吸声降噪、吸水防滑阻热、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导电系数小、无放射性、永不褪色等特性.火山岩是现代建筑的外装首选天然绿色、环保石材。适用于高档建筑的内外墙装饰、酒店、宾馆、别墅、市政道路、广场、住宅小区、园林等。更是各类仿古复古欧式建筑的首选功能石材。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又称“喷出岩”。
狭义
的喷出岩即指各种熔岩。熔岩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喷出地表后挥发分逸散的炽热熔融状态的岩浆,又称熔浆;一是指由熔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没有冷却的熔浆可以沿山坡或者河谷流动,其前端多呈舌状[1],称为熔岩流。由于熔浆化学成分的差异,其粘稠性和流动速度亦不同,基性熔浆一般含SiO2较少,粘性小,流速大,酸性熔浆含有SiO2较多,粘性大,流速小。大面积的熔岩流冷凝而形成的岩石为熔岩被。熔岩冷凝过程中,由于岩石导热性和地表形态的差异,可形成波状熔岩、绳状熔岩、块状熔岩、熔岩瀑布和熔岩隧道等各种形态。熔浆可以是在火山爆发时从火山口喷流出来,也可以是沿断裂溢流出来。熔浆的化学成分不同,冷却凝固后所形成的岩石也不同。基性的喷出岩为玄武岩,中性的喷出岩为安山岩,酸性的喷出岩为流纹岩,半碱性和碱性喷出岩为粗面岩和响岩。喷出岩多具气孔、杏仁和流纹等构造。多呈玻璃质、隐晶质或斑状结构。玻璃质的黑曜岩、珍珠岩、松脂岩、浮岩等喷出岩称为火山玻璃岩。
广义
的喷出岩包括各种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主要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往往混有一定数量的正常沉积物或熔岩物质。
编辑本段特性
特性
1、外观形状:无尖粒状,对水流阻力小,不易堵塞,布水布气均匀;表面粗糙,挂膜速度快,反冲洗时微生物膜不易脱落。 2、多孔性:火山岩是天然蜂窝多孔,是菌胶团是佳的生长环境。 3、机械强度:经国家质检部门为5.08Mpa,实践证明可以耐得住不同强度的水力剪切作用,使用寿命远远长了其它滤料。 4、密度:密度适中,反冲洗时容易悬浮且不跑料,可以节能降耗。
火山岩生物滤料的化学特性
化学成份如下: 化学成分 SiO2 CaO MgO Fe2O3 FeO Al2O3 TiO2 K2O Na2O 含量 % 53.82 8.36 2.46 9.08 1.12 16.89 0.06 2.30 2.55 1、生物化学稳定性:火山岩生物滤料抗腐蚀,具有惰性,在环境中不参与生物膜的生物化学反应。 2、表面电性与亲水性:火山岩生物滤料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微生物固着生长,亲水性强,附着的生物膜量多且速度快。 3、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面:作为生物膜载体,火山岩生物滤料对所固定的微生物无害、无抑制性作用,实践证明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四个活动时期
火山岩广泛发育,主要有四个活动时期:即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第三纪,组成四个火山活动旋回,16个含火山地层。元古代火山岩分布在闽西北及闽西等地,石炭纪及晚三叠—早侏罗世火山岩零星见于闽西、闽中、闽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岩广泛分布全省,尤以东部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零星,于闽南沿海地带和闽西之明溪、宁化等地比较集中出露。
晚侏罗—早白垩
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最大,出露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1%,构成引人注目的浙、闽、粤火山活动带之一部分。火山岩石类型有: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包括潜(次)火山岩]及其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在已知钙碱质与碱质火山岩系列中,钙碱质火山岩占主导地位,元古代属钙碱质,部分为碱质,古生代至中生代火山岩多属钙碱质,新生代玄武岩早期是钙碱质,晚期属碱质。火山喷发形式多样,裂隙式、裂隙—中心式及中心式喷发均很发育;中生代之前以海相喷发占主导,中生代及新生代主要为陆相喷发,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之岩相发育齐全,包括有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火山通道相、潜火山相、喷发沉积相等。 中生代 火山活动及其形成的火山构造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据其与区域构造关系,火山构造划分为六个级别。以福建政和至广东大埔一线为界,东部为闽东火山活动亚带,西部为闽西火山活动亚带,包括六个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展布的火山喷发带及一系列火山盆地、火山洼地、破火山组合体。火山构造类型有穹状火山、层状火山、破火山、盾状火山、线形火山、火山喷发中心及爆发角砾岩筒等。
编辑本段类型
火山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ma)直接凝固而成。高温之岩浆在从液态冷却中结品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化学成分各异之岩浆,最后成为矿物成分各异之火成岩,种类繁多,细分之有数百种。
含矽量之高低
如依其含矽量之高低做最简明之分类,火成岩有酸性(Acidic)、中性(Intermediate)、基性(Basic),及超基性(Ultrabasic)四大类。
火成岩之晶体粗细之别
同时火成岩之晶体,因结晶时在地下之深度不一亦有粗细之别;将此分别代表深浅之粗细做为矿物成分以外之另一分类依据,火成岩可分成如次之种类:晶体粗大之酸性火成岩为花冈岩(Granite),细小至肉眼不能辨识者为流纹岩(Rhyolite);晶体粗大之中性火成岩为闪长岩(Diorite)细小者为安山岩(Andesite);晶体粗大之基性火成岩为辉长(Gabbro),细小者为玄武岩(Basalt);晶体粗大之超基性火成岩为橄榄岩(Peridotite),此种火成岩无晶体细小者。晶体特大之火成岩统称伟晶岩(Pegmatite),但应指明其为伟晶花冈岩、伟晶闪长岩,或伟晶辉长岩。此外,不论其成分如何,岩浆在地面凝固时通常不暇结晶。此等不结晶火成岩均为火山岩,或成块状无结构之玻璃,酸性及中性者成黑耀石(Obsidian)或浮石(Pumice),基性者成玻璃质玄武岩(BasalticGlass),或在喷发时破碎成火山角砾岩(VolcanicBreccia)或凝灰岩(Tuff)。 火成岩以岩基或岩脉形体侵入较古岩层,倘再穿至地面,则成火山。火成岩不仅为一切其他岩石之原料及多种矿产之母体,且为全球水分之来源。
编辑本段构成
侵入和喷出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据估算,一个2000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64000年;岩浆喷出或者溢流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聚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1米厚的玄武岩全部结晶,需要12天,10米厚需要3年,700米厚需要9000年。可见,侵入岩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比喷出岩要长得多。
黏度
黏度也是岩浆很重要的性质之一,它代表着岩浆流动的状态和程度。岩浆中SiO2的含量对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Al2O3,Cr2O3,它们的含量增高,岩浆黏度会明显增大。酸性岩中SiO2,Al2O3的含量很高,因此,黏度也最大;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可以降低岩浆的黏度、降低矿物的熔点,使岩浆容易流动,结晶时间延长;此外,岩浆的温度高,黏度相应变小;岩浆承受的压力加大,岩浆的黏度也增大。 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如果这些气孔形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就形成了杏仁状构造。岩浆喷出到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表面常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象几股绳子拧在一起,岩石学家称之为流纹构造、绳状构造。如果岩浆在水下喷发,熔岩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椭球体,称之为枕状构造。 可见,这些特殊的构造只存在于岩浆岩中。 岩浆岩不论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它们和周围的岩石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如果岩浆沿着层理或片理等空隙侵入,常形成类似岩盆、岩床、岩盖等形状的侵入体,它们和围岩的接触面基本上和层理、片理平行,在地质学上称为整合侵入;如果岩浆不是沿着层理或片理侵入,而是穿过围岩层理或片理的断裂、裂隙贯入,这种情况形成的侵入体被称为不整合侵入体。人们通常所说的岩墙,就是穿过岩层近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厚度一般为几十厘米到几十米,长度可以从几十米到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 由于岩浆岩和围岩有很密切的接触关系,因此,围岩的碎块常被带到岩浆中,成为岩浆的捕虏体。但是生物化石和生物活动遗迹在岩浆岩中是不存在的。 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
编辑本段特点
火山岩是石材行业的后起之秀,它之所以慢慢被业内所认可是因为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它的“才能”是其他天然石材所不能比拟的。
具有独特风格和特殊功能
与其他天然石材相比,火山岩性能优越,除具有普通石材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独特风格和特殊功能。拿玄武岩来说,与大理石等石材相比,玄武岩石材的低放射性,使之可以安全用于人类生活居住场所,不会让选用石材作室内装饰的消费者不适应。
抗风化、耐气候、经久耐用
火山岩石材抗风化、耐气候、经久耐用;吸声降噪有利于改善听觉环境;古朴自然避免眩光,有益于改善视觉环境;吸水防滑阻热有益于改善体感环境:独特的"呼吸"功能能够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生态环境。种种独特优点,可以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在建筑装修上追求古朴自然、崇尚绿色环保的新时尚。
坚硬
火山岩石质坚硬,可用以生产出超薄型石板材,经表面精磨后光泽度可达85度以上,色泽光亮纯正,外观典雅庄重,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外墙装饰及市政道路广场、住宅小区的地面铺装,更是各类仿古建筑、欧式建筑、园林建筑的首选石材,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喜爱和欢迎。
耐磨损、抗腐蚀
火山岩石铸石管材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抗腐蚀性能。它可以替代有害的石棉和玻璃制品,替代金属材料,而且不失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优点。它与金属相比,重量轻,耐腐蚀,寿命长。火山岩石铸石管材寿命可达百年,弹性、韧性均比钢材高出许多。另外,火山岩石铸石棒材塑性高于塑料,其板材强度高于轻金属合金,可承受坦克的辗压,耐腐蚀性也远远高于玻璃。
编辑本段时代分布
据各时代含火山地层的建造特征、火山岩发育程度和喷发物性质,结合地壳运动性质及构造旋回的划分,福建火山活动可划分扬子和加里东、华力西和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四个活动阶段。
扬子和加里东旋回火山岩
主要出现于麻源群及震旦系中,岩石已变质成变粒岩、片岩,原岩面貌不易辨认,研究程度普遍较低。麻源群变质火山岩,见于闽北地区,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变质火山岩主要赋存于该群第二、四段中为基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类。该群第二段的变质火山岩,在南平杜溪至顺昌大历口一带第二段下部的部分黑云斜长变粒岩中。麻源群第四段变质火山岩的分布构成南北两个带。南带在明溪枫溪地区,岩石变质浅,原岩结构基本保存,为变质凝灰质砂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薄层变质英安岩、流纹岩、沉凝灰岩等,呈夹层出现;北带在建阳长坪一带,为斜长角闪岩与片岩互层。 震旦系变质火山岩,闽西北震旦系变质火山岩分布于邵武—建宁及明溪—长汀两个条带上。邵武—建宁一带岩石变质深,主要为钾长、斜长变粒岩。明溪—长汀一带的变质火山岩为中酸性和酸性;明溪楼前、白岚、顺昌吴墩等地的下震旦统所夹的火山碎屑岩、沉凝灰岩及少量熔岩,以爆发为主,喷发物夹于砂泥质碎屑岩中;往西南至长汀张地,下震旦统上部夹多层火山碎屑沉积岩,为变质凝灰质砂岩、粉砂岩。闽西南震旦系火山岩,分布于长汀—永定地区,火山活动微弱,喷发物夹于下震旦统内。永定塘里楼子坝群上段上部见火山碎屑岩与火山碎屑沉积岩间层,厚达459米,为变质晶屑凝灰岩及沉凝灰岩,发育有三个爆发—沉积韵律,火山活动以爆发为主。长汀丁屋岭之西的丁屋岭组底部夹凝灰质砂砾岩、砂岩,厚仅数米,为间歇性爆发活动之产物。上述两地的火山喷发物分布局限,火山活动似属中心式爆发。在闽中松溪—南平一带分布的震旦系岩石变质深,龙北溪组及上震旦统—下古生界中的部分变粒岩、绿泥片岩、角闪片岩原岩为细碧岩、角斑岩等。 扬子和加里东旋回火山活动主要在本旋回早期至中期,闽中及闽东地区尚可延续至旋回的晚期,代表福建省地槽发展阶段火山活动的特征。
华力西和印支旋回火山岩
分布极为零星,仅见于闽西林地组、黄龙组及福建东部的中—下石炭统,上三叠统焦坑组、文宾山组也见有火山岩。 林地组、黄龙组火山岩,林地组有微弱的火山爆发活动(酸性火山岩),在龙岩马坑地区滨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夹六层凝灰质砂泥岩,局部有英安岩,夹层单层厚1.3~18米,总厚43米,组成六个间歇爆发—沉积韵律。其它地区的林地组,仅顶部夹薄层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砂泥岩,局部见流纹岩。黄龙组在马坑矿区见六层火山岩,自上而下为:⑥安山玄武岩,厚0.2~4米,位于该组顶部,分布局限;⑤安山玄武岩,厚2~15米;④③凝灰质含砂泥岩及流纹质凝灰熔岩,夹于铁矿体内的碎屑岩中,厚3~10米;②安山玄武岩,厚0.4~12米;①安山质熔结角砾岩,部分地段为凝灰质砂泥岩,厚5~18米。上述构成三个爆发—沉积及三个喷溢—沉积的喷发韵律。其他地区如龙岩经畲附近,仅在地表见一层流纹质豆状凝灰岩,厚仅数米。 中—下石炭统火山岩仅见于德化阳山、福鼎南溪等地。阳山地区该统中上部夹多层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均已变质为长英质角岩,厚数米至十七米,火山活动以爆发为主。南溪地区该统上部夹安山岩,厚十余米。
燕山旋回火山岩
本旋回火山岩广泛发育,火山活动开始于晚三叠世,在晚侏罗世达到鼎盛时期,进入早白垩世其规模和强度大为减弱,至白垩纪末期基本结束。火山活动经历了弱—强—弱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四个时期。岩浆成分由中性—中酸性—酸性方向演化,岩石类型繁多,岩石组合也较复杂。 焦坑组、文宾山组火山岩,在闽北地区夹于焦坑组中,光泽半山墪、崇安下梅在焦坑组下部见安山岩,厚109~253米;往东至顺昌安山峡、浦城杉场、建瓯鲁口等地,焦坑组中、上部夹安山岩,厚10余米至200米;火山活动以喷溢为主,发育2~4个喷溢—沉积韵律。文宾山组火山岩,在闽西南地区夹于该组上部,其岩性下部为安山岩、安山质熔结凝灰岩,上部为酸性熔岩或火山碎屑岩,厚10余米至135米,喷发韵律不明显。 早侏罗世火山岩,零星分布于闽北、闽西南断陷盆地及山间盆地内,以中性、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碎屑岩。该时期的火山岩,仅零星见于浦城、清流、建瓯梨山处之梨山组夹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及凝灰质砂泥岩,厚几米至几十米。永定堂堡地区梨山组上部为玄武岩。安山岩及英安质凝灰岩,向外则为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厚1096米,系海陆交互相,喷发韵律发育,组成六个间歇爆发—喷溢或爆发沉积—喷溢韵律,以喷溢为主,爆发为辅。火山活动可能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以中心式喷发为主,早期为中性、中基性熔岩喷溢,晚期转为酸性的火山爆发,厚度大,具有一定的规模。 此外,局部地区中侏罗世尚有微弱的火山活动,如尤溪岩兜漳平组夹三层凝灰岩,厚度薄,分布也很局限。
晚侏罗世火山岩
晚侏罗世火山岩是浙闽粤火山活动带的主体,广布于政和—大埔一线以东地区,而西部地区多以盆地形式沿区域断裂带呈串珠状断续分布。总体为北东(或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构成崇安—光泽、崇安—泰宁、松溪—上杭、寿宁—梅林、福安—平和及平潭—东山六个喷发带。火山地层自下而上为长林组、南园组、坂头组。 长林组火山岩:闽东地区上部为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夹硅质岩,下部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夹沉凝灰岩,局部夹安山岩,西部地区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中上部夹流纹质凝灰岩及薄层熔岩,火山活动以爆发为主,局部为熔岩喷溢,一般发育3~5个爆发—沉积韵律,自下而上爆发强度增大,展示了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前奏。 南园组火山岩:以中酸性、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普遍夹厚度不等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岩性复杂,厚度大,按岩石组合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段: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夹火山碎屑岩及凝灰质砂泥岩,厚度数百米,最厚达1828米。喷发韵律不发育,局部有2~3个爆发—溢流或爆发—喷溢—沉积韵律,火山活动以喷溢为主,局部爆发强烈。第二段: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夹火山沉积岩、沉积岩,在部分火山机构,特别是裂隙式喷发的火山机构内,酸性凝灰熔岩与酸性、中酸性碎斑熔岩过渡。火山活动主要为爆发—喷溢,少数为爆发—沉积、喷溢—沉积,闽东地区南部爆发活动强烈,中、北部以喷溢为主。第三段:以流纹英安质凝灰熔岩、英安岩为主、夹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及沉积岩,最大厚度2816米。部分英安岩与中酸性碎斑熔岩过渡,火山活动以喷溢为主,喷发韵律简单,主要为喷溢—爆发,一般有2~4个韵律。第四段: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凝灰熔岩、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下部夹多层凝灰质砂泥岩、硅质岩,局部上部尚夹中酸性熔岩,最大厚1665米。喷发韵律发育,一般有3~5个爆发—喷溢或爆发—沉积韵律。东部以寿宁—梅林喷发带最强烈,往东则以喷溢为主。 南园组火山活动的特点: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从下而上为中、中酸性→酸性和中酸性→酸性(酸偏碱性)两个岩浆演化阶段,喷发韵律发育,一般有6~10个。喷发强度及规模以第二段最大,第三段次之,第一段最弱,反映了火山活动由“弱—最强—强—次弱”过程;在区域上表现为西部弱,东部强。南园组各段之火山碎屑岩是各种热液矿产的容矿部位,可造成有工业价值的矿产有明矾石、叶蜡石、铅、锌、金、银、铍等。 坂头组火山岩:西部地区以沉积岩为主,夹薄层凝灰岩,火山活动微弱,以爆发为主。东部地区下部为沉积岩夹晶屑凝灰岩,上部为流纹质凝灰岩及流纹岩,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喷发韵律发育,下部为沉积—爆发或喷溢,往上转为喷溢—爆发(或喷溢)—沉积,福州地区的盆地发育3~5个韵律。本组火山岩的喷发规律与强度远较南园组逊色,代表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活动的尾声。本组火山岩是福建叶蜡石、明矾石主要含矿层位,矿体常围绕火山颈呈环状分布。 此外,沿长乐—东山断裂带两侧尚出露低压型区域变质带,断裂西侧为片理化火山岩、千枚岩及少量变粒岩,原岩结构清楚,系由南园组火山岩变质而成。 早白垩世火山岩,石帽山群火山岩广泛发育于政和—大埔一线以东地区,沿北西及北东东向呈串珠排列的盆地展布,西部出露较零星,其岩性下组下部为凝灰质砂砾岩、泥岩夹薄层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英安岩及少量安山岩、熔结凝灰岩,局部夹安山玄武岩;上组下部为凝灰质砂砾岩、砂泥岩夹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及凝灰岩,夹少量安山玄武岩、英安岩,顶部常见钾长流纹岩、石英粗面岩,它包括两个沉积—喷发旋回,每个旋回从下而上,岩石化学成分由中(基)性—中酸性—酸性(偏碱性)演化;喷发韵律发育,一般有6~10个。各盆地的韵律,一般下部为沉积—爆发、沉积—间歇喷溢;上部为喷溢—爆发、喷溢—间歇爆发沉积,部分盆地以爆发—喷溢为主。西部为微弱爆发,部分地段可延续至晚白垩世,漳平仓板、基泰等地,沙县组的中下部夹1~2层酸性熔结凝灰岩、凝灰岩,有的下部夹英安岩,是火山活动将近停熄时的产物,部分盆地石帽山群上组顶部夹有黑曜岩、松脂岩。